学校新闻

中国共青团网全文刊载我校选派的挂职团干部张雪峰、徐强撰写的挂职工作感悟

近日,我校选派的挂职团干部、理学院团委书记张雪峰和国际教育学院团委书记徐强分别结合自身挂职工作实际,撰写的挂职工作感悟《高擎火炬建功基层,峥嵘岁月奉献青春》和《挂职彰显团风,基层丰富人生》先后被中国共青团网高校团干部基层挂职专栏全文刊载,充分展现了我校团干部的良好风采。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高擎火炬建功基层 峥嵘岁月奉献青春

鸡东团县委副书记 黑龙江科技学院理学院团委书记 张雪峰

每天上班行走在鸡冠山的小路上,葱郁的树林,散落的农舍,农民耕种其间,一旁玩耍的小孩怡然自得。回望山脚下的鸡东县城,全县人民以“富民强县”为奋斗目标,经济快速发展,整洁的街道两旁高楼林立,人民安居乐业。驻足回想,日子如白驹过隙,自2012年3月我经学校推荐、黑龙江团省委考核赴鸡东团县委挂职工作已半年有余。挂职期间,在团省委、学校、鸡东县委县政府各级领导的无私关怀下,在鸡西团市委、鸡东团县委各位领导和同事的大力帮助下,使我与各位领导和同事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许多知识和人生道理,积累了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一路走来可以说感受颇多,受益匪浅,下面我就半年来对挂职工作的一点体会向大家作以简要汇报。

挂职工作是高校团干部磨练意志的新渠道。在鸡东团县委挂职工作半年多来,我与县二中的学生同住学校宿舍,周末多以加班的方式来充实自己的空余时间,工作上更是以加倍的努力来适应、胜任全新的角色,在基层挂职工作要面对许多问题与困难,但我非常珍惜这次难得的挂职工作机会,面对全新的工作岗位我以主人翁的姿态,准确定位、全面融入、敢于展示、迅速进入状态。半年多来我组织参加“两新”组织团建、百日会战、创建省级青年文明号、纪念建团90周年系列活动和团干培训班等各种形式的活动60余次,很好的展现了黑龙江科技学院团干部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过硬的工作作风,踏踏实实地把自己投入到工作中去,在挂职工作和生活中砥砺品格、磨练意志、提升自我,以此来更好的达到团中央组织高校团干部到县级团委挂职工作的真正目的。

挂职工作是高校团干部丰富阅历的新平台。在鸡东团县委挂职工作,虽说同为共青团工作,但在工作对象、内容和方式方法上都有着很大的不同。为了更快、更好的开展工作,除了要虚心向各位领导和同事请教,翻阅团县委近年的相关文件、档案资料,熟悉相关的工作业务外,到乡村基层走访调研也是必不可少的。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结合“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等调研课题和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万名大学生进万村”等工作的开展,半年多时间里我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克服交通、食宿、气候等困难走遍鸡东县下辖的所有11个乡镇,到企业、供销社、农场等一线工作场所召开座谈会、现场推进会布置落实工作,虚心向基层乡镇团干部学习请教,走访中小学了解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在此过程中不但使我熟悉了基层共青团的工作方法与现状,出色的完成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也使我更多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丰富了人生阅历,增强了基层工作能力与本领。

挂职工作是高校团干部强化业务的新举措。正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共青团工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除了我们平时经常接触到的高校共青团工作外,还涉及到青工、青农、学少、权益、统战等方方面面的工作,而且共青团工作整体性很强,各个方面工作都有很多紧密的联系。作为高校团干部要珍惜这次难得的挂职工作机会,在工作中要勤学好问、努力实践、善于总结、拒当看客,挂职以来我先后组织参加“红领巾心向党——感受你的爱”主题队日活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喜迎十八大健身展风采”青年环城长跑大赛、“爱在盛世•经典永恒”婚博会、交通安全自护手抄报大赛等相关活动,使自己成为地方共青团工作的行家里手,并努力探索其与高校共青团工作之间的共性与内部联系,最终形成高校与地方共青团工作互补互进的局面。

挂职工作是高校团干部增长才干的新机遇。当前对许多高校团干部来讲工作经历比较单一,工作方法略显模式化,对突如其来的复杂问题解决办法不多,而挂职工作恰好为我们高校团干部提供了一次开拓视野、提升素质、增长才干的难得机遇。在挂职工作中我们不但可以借鉴到地方团委高效新颖的共青团工作模式,学习到县委县政府领导处理基层复杂工作的方式方法,体会到在经济改革大潮中乡镇日新月异的变化,更能了解到当地群众百姓对政府的期望与要求。通过半年多的挂职工作使我感受到高校团干部去基层经风雨,见世面的重要性,它不仅有利于你从不同的视角去重新审视和了解共青团的工作,改进和弥补自身工作上的缺点与不足,创新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方式方法,而且更有利于挂职团干部增强全局和服务意识,增进与当地群众的感情,了解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

挂职工作是高校团干部加强合作的新桥梁。挂职工作不仅是挂职高校团干部在基层锻炼的难得机遇,更是高校团委与地方团委加强交流合作的良好开端。挂职工作时间虽然短暂但非常充实,为了以后能更好的加强校地团委的联系,发挥各自优势,促进学校科教与地方经济的结合,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达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目的,半年多来校地团委本着“整合资源,优势互补”的原则,鸡东团县委在科技学院设立了驻外团工委,学校也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在鸡东县建立了3处社会实践基地,以组织机构的形式建立起了长效合作机制,搭建起了校地团委长期合作的桥梁,并以2012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契机拉开了校地团委交流合作的序幕。

今年是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党组选派高校团干部到县级团委开展挂职工作的第二年,也是我校更名科技大学的决胜之年,我很庆幸能够获得这次到团县委挂职工作的机会,但也很遗憾没有和全校师生一同为更名科技大学而并肩作战,学校能在时间紧、任务重、人员少的情况下为我创造这次在基层磨砺锻炼的机会,更使我在挂职工作中感到机会难得、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转瞬间,挂职工作时间已过大半,我与鸡东大地的感情也越发浓厚,在剩余的挂职工作时间里,我一定不畏艰难,不敢懈怠,不辱使命,不负众望,为鸡东县共青团事业不遗余力,同时以优异的工作成绩为学校更名科技大学做出自己特殊的贡献。

挂职彰显团风 基层丰富人生

鸡西市滴道区挂职团委副书记 黑龙江科技学院 徐强

2012年,有幸成为挂职团干部中的一员,我倍加珍惜这次机会。按照团中央《关于2012年从全国高等学校中选派共青团干部到县级团委挂职工作的通知》要求,带着校领导的叮嘱,满怀信心与对基层工作的热情,来到挂职地——鸡西市滴道区。为把挂职工作做好、做细,圆满完成挂职任务,不留遗憾,在挂职过半感慨时光如梭的同时也有些许感悟,现总结如下,以自省、自警。

转变角色不自欺。

我们团干部一般来自高校,来自大城市,地方领导存在不便安排具体工作,不便严格要求的思想,但是,我们不能把自己当“上宾”,不能存有“等、混、靠”的思想。既然选择挂职就要从对组织、对工作、对自己负责的角度,认清自己所在的位置,正视自己新的工作性质,明确挂职锻炼的目的、意义和任务,不能自欺欺人。

我们要按照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陆昊对高校挂职团干部提出的”全身心投入工作,“实挂”而不“虚挂”,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推动工作;要把握好角色,当好能够发挥积极作用的配角,做好“参谋”;要做好吃苦的准备,迅速转变角色,真正做到“挂实职、干实事、长实力”。

二、学习交流不自负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学校共青团工作经验相对丰富,学历高、创新能力强、眼界开阔,年轻有激情,这是挂职团干部的优势,但不能自视优秀,对地方共青团工作闭门指挥,纸上谈兵。其实地方共青团工作与高校共青团工作有极大差别,地方共青团工作不但包括全区县学校的共青团工作,还涉及到乡镇、街道、统计、工商、劳动、税务、组织等相关部门。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对共青团工作提出的“两下两全”的工作要求,地方共青团积极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很多、任务量很大,有很多内容是高校共青团涉及不到的。对我们这些挂职干部来说,要诚恳好学,了解地方的团情、团况、团的资源和团的工作方法。弯下腰去开展工作,经受基层具体工作的锻炼,努力提高把握形势、驾驭全局、分析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基层是我们团干部学习的大课堂,“实践出真知”、“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坚决反对自高自大,目中无人。

三、积极工作不越位

团干部有朝气、有激情、有干劲,到新的岗位后保持积极的工作状态,想发挥优势,干出成绩,这是应该给予肯定的。越位就会涉及到其他人的职权范围,影响同事关系,不利于和谐办公。有些团干部不知道怎样开展工作,不知道作为挂职副书记该做些什么?做到什么程度?对副职工作的“度”把握不好。地方有些工作在高校中没有接触,开展不如在高校条理清晰、得心应手。

我们要时刻保持积极心态,既要在挂职中体现自身价值,还要创造和谐的办公环境。首先,多做事并不表示越位,在积极、高效完成分内工作的前提下,协助他人工作而不是大包大揽、越俎代庖;其次,我们是协助书记开展工作的,就要多看、多听、多做,分忧解困,不涉及权利职能;最后,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和协助的工作都要及时总结向书记汇报,虚心听取建议。

乐于协作不拆台

一个部门的工作头绪纷繁,特别是团的工作对象复杂,接触的部门多,为了把工作做好就要求我们要具备协作互助的意识。俗话说“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和谐的工作环境要部门人员共同营造。要求我们,工作中要竭尽全力,主动关心,积极献策,当同事工作出现失误时,要尽己所能协助挽救,补台不拆台、分工不分家,绝不能袖手旁观,部门人员团结协作完成任务。而且,时刻提醒自己,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树立“助人则是助己,工作即是合作”的意识。

五、挂职在外不断上。

我们到基层挂职,一方面是去磨练意志,提升能力;另一方面是做好高校与基层沟通的桥梁。时常向学校领导汇报自己挂职期间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同时也要找准特色、挖掘优势、利用学校资源。把学校科学规范的活动项目书模式运用到地方团的特色项目开展上,使团的工作系统化。根据挂职区的经济组成结构,邀请学校专业老师为区县人民讲解相应的科学技术知识。例如:鸡西是煤城,黑龙江科技学院具有众多的煤矿安全生产的专家,我们邀请学院专家为矿区进行安全生产培训。组织黑龙江科技学院优秀大学生与挂职地乡村学校学生结对子等形式加强高校与地方交流。

六、科学统筹不荒时

业精于勤荒于嬉。挂职团干部岗位特殊,挂职单位不好管,原单位工作又交接了,有时会处于真空地带。这就要求挂职干部要有责任心,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锻炼提升机会,正确认识挂职工作。有的挂职团干部来到陌生的环境,工作之余不知如何安排时间,难免失落、寂寞。

在遵守国家法律的前提下,不自我放松,不降低要求,不损坏形象。制定一个详细的挂职工作计划,从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合理规划。如何开展工作,我能做什么,怎样做出成绩?现在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可以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安排些提升素质的学习机会,也可以搞科研、写文章、学外语等等。劳逸结合生活才会快乐,工作才会做好,适当的安排锻炼休闲活动,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会使挂职生活丰富多彩。

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我会再接再厉,发扬团干部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敬业精神,为挂职地打造“绿色矿区、生态城市、宜居家园”尽微薄之力。


上一条:我校“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宣讲团”走进基层单位
下一条: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举办“纪念一二·九”文艺汇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