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下午,国际合作与交流“十四五”规划编制专题座谈会在信息楼6004召开。会议由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母丽华主持,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凯云,发展规划与高等教育研究处、教务处、科技处、国际交流合作处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各教学单位领导、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联络员,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出席了座谈会。
座谈会围绕我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十四五”规划编制专题展开,分别从后疫情时代扩大我校教育对外开放,教学、科研合作国际化建设,人才队伍国际化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来华留学生工作开展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并把国际交流与合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交流。

副校长陈凯云指出,一是目前形势下高校应秉承教育部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的宗旨,不断引进先进的国际理念和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二是共同努力做好“十三五”成绩的总结,对标“十三五”已完成和未完成目标,科学谋划“十四五”发展规划,在后疫情时代推进学校国际合作全局发展;三是聚焦学校中心工作,服务学校总体目标,善于借力外部资源,全方位推进建设我校教育对外开放工作新格局。
发展规划与高等教育研究处处长赵喜江谈到,一是“十四五”规划编制过程中要高度重视目标的牵引作用,同时不要因为暂时的困难而限制规划的设定;二是我校定位是矿业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示范高校,服务一流学科、一流专业的建设要做好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 三是学校应从制度的制定上鼓励学院和教师投入精力人力,做好国际合作与交流;四是加强政策研究,多方位、多渠道找经费、找项目、找途径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
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母丽华对座谈会进行总结,介绍了国际交流合作处在省内外兄弟院校调研过程中学习到的好经验、好做法,对校内19个教学单位调研过程中了解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诉求做了解答。下一步将认真分析研判国际形势和我校特色学科人才培养中的国际化需求,深入调研各学院、各单位的国际化诉求,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调,充分利用后疫情时代产生的机遇,科学编制“十四五”国际合作与交流专项规划,为学校的特色发展提供国际化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