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交流合作处与国际教育学院联合开展活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中国情怀的的新时代人才
为了更好地落实学校《关于开展坚持“以本为本”落实“四个回归”本科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实施方案》的精神要求,结合国际教育学院的教学特点和国际交流合作处的工作性质,两个单位发挥各自的优势,积极主动的开展各项活动,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学生搭建实践锻炼平台,多渠道、多途径培养具有宽广视野和中国情怀的新时代人才。
2018年11月26日下午,与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的专业课教师塔季扬娜就赴俄土木2016级、赴俄土木2014级学风建设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交流,塔季扬娜把如何改进课堂教学,为学生编写平时训练的习题,为不同层次学生提供有选择的训练等具体措施与国际教育学院进行了交流。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的机会,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塔季扬娜代表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就寒暑期开展冬、夏令营的活动向国际交流合作处做了方案的汇报,国际教育学院将根据各专业的实际,择优选派学生参加冬、夏令营活动。
针对外教反映的学生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杨兆楠深入学生课堂,了解外教口语课学生出勤情况和课程质量,加强教学管理,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外教一起讨论授课形式和教学内容,采取有效措施,学生到课率和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改观。

与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教师塔季扬娜进行交流
为了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国际教育学院召开了俄语专业2015级出国留学经验交流会,同学们积极踊跃地谈论一年的留学生活,不仅积极地完成课程任务,参观了俄罗斯各种各样的文化展览及名胜古迹,加深了对于俄罗斯文化的了解,扩大了自己的视野,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并且在留学生活中,大家的口语能力,交际能力,生活能力,自律能力都有极大的提升,而且变得更加独立和坚韧。
国际交流合作处积极进行沟通和协调,为我校俄语专业学生服务哈洽会搭建平台,俄语专业2017级学生参加了三个分会场的会议。见到了许多优秀的俄语翻译,拓宽了视野。感受到了翻译现场氛围,意识到想要做好翻译不仅仅需要专业能力,同样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及临场应变能力。极大地增强了学生们学习俄语的自信心,坚定了学生们学好俄语的理想和信念。
通过举办“俄罗斯留学城市掠影”俄语沙龙活动,使俄语专业学生们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提升了自信,锻炼了能力,激发了进一步学好俄语的决心。
针对国际教育学院学生的爱国教育,每年新生的入学之初、学生出国留学前的培训、学生的日常管理,都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在学生的日常活动之中,教育学生心怀祖国才能心怀天下。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国际教育学院培养国际化人才,必须具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具有民族文化定力,只有这样,未来当他们走向国际社会的舞台,才会自觉承担起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责任和使命。